公司新闻

查看分类

如何根据体系pH值选择增稠剂

作者:本站 来源:云更新 时间:2025/6/13 9:17:56 次数:

根据体系pH值选择增稠剂是配方设计中的关键步骤,需结合增稠剂的化学特性和pH稳定性进行匹配。以下是具体选择原则及常见增稠剂的适用性分析:

### 一、酸性体系(pH<5)

1. **聚丙烯酸类**(如卡波姆、Carbomer):在pH3-5时通过羧酸基团解离形成三维网络结构,增稠效果显著,但需中和至弱酸性(pH5-6)才能完全激活。

2. **黄原胶**:pH2-12范围内稳定,酸性条件下仍能保持粘度,常用于酸性食品或护肤品。

3. **结冷胶**:耐酸性强(pH3.5-8),在酸性饮料中可形成热可逆凝胶。

**注意事项**:避免使用易水解的增稠剂(如海藻酸钠),强酸环境可能导致纤维素类(如CMC)粘度下降。

### 二、中性至弱碱性体系(pH6-9)

1. **纤维素衍生物**(HPMC、HEC):在pH6-8时表现最佳,非离子特性使其对pH变化不敏感,适用于乳液、涂料。

2. **疏水改性聚氨酯**(HEUR):pH6-9时通过疏水缔合增稠,抗电解质能力强。

3. **硅酸镁铝**:pH6-10稳定,常与阴离子增稠剂协同使用。

### 三、强碱性体系(pH>9)

1. **聚丙烯酸盐**(如ASE型):pH8-12时通过离子交联增稠,适用于建筑涂料、洗涤剂。

2. **膨润土**:pH>9时层状结构更易分散,需预水化处理。

3. **改性淀粉**:部分醚化淀粉(如羟丙基淀粉)可耐受pH10-12。

### 四、通用型增稠剂

**黄原胶、瓜尔胶**等天然多糖在pH2-12均有效,但需注意:

- 瓜尔胶在pH>8.5可能降解

- 黄原胶与阳离子成分可能发生絮凝

### 五、选择策略

1. **测试验证**:通过流变仪测定不同pH下的粘度曲线

2. **复配增效**:如卡波姆+纤维素类可拓宽pH适用范围

3. **稳定性评估**:考察长期储存后粘度变化及相分离风险

4. **工艺适配**:强碱性体系需避免高温导致增稠剂降解

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体系成分(如电解质含量)、加工温度及终产品性能要求综合判断,必要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配比。

微信扫码咨询